今天早上刷知乎,看到了一个很雷人甚至有点荒诞的事情。
说的是北京一姑娘,与自己的父母翻脸,还把父母的房子都砸了。
而且啊,父母的房子就在北京市中心,二环,靠近长安街。
虽然只有50多平,但二环的房价大家都懂的,价值大几百万。
好好的一家人,女儿为什么会跟自己的父母翻脸呢?
原来啊,老两口对“节约”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了,什么都不舍得用,什么都不舍得丢。
好好的一个家,硬是被造成了垃圾场。
姑娘也在帖子里愤怒地表示:杀人的心都有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吧。
这是她爸的房间,只见全是堆砌的衣服、杂物,只能看见一个床头,看得简直让人窒息。
据说啊,之前堆的东西更多,后来因为床塌了才减少了一点。
我想很多人会问,堆这么多东西,他们平时怎么睡觉的呢?
好办,到了晚上就把一点东西放地下去,早上睡醒了再搬上来。
她妈妈的房间同样不遑多让,只露了个床尾。
她妈妈就每天躺在这样的床上刷拼多多,不停的买买买,说这个便宜,那个划算。
厨房更是被女儿形容为“毒气厨房”。
没有蟑螂估计都被熏死了,但是有很多小飞虫和蛾子在眼前飞。
墙角和柜子堆放了几十瓶调料,全是她妈妈囤的。
各个都见底了,但就是舍不得扔。
客厅更是完全看不到地面,没有空隙,一步摔一跤的节奏。
据博主说,这些年除了厨余垃圾,她爸妈就没扔过东西。
50平米不到的房子里,床头柜就有五个,连爷爷辈传下来的都留着。
保温杯足足有36个,都是外面搞活动免费送的。
最可怕的是冰箱也有三个,里面的肉居然还有五年前的!
所有食品的保质期对他们来讲都是个笑话,甚至女儿要扔时,他们还故意示威似的直接拿起来就吃。
家里更是从来不请人做客上门,当然,估计也没有人愿意来做客。
如果你以为他们是因为条件差,所以什么都不舍得扔,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博主介绍,她父母退休前是公务员,现在光是退休金每月都有1万5!
最终,女儿彻底崩溃了,也愤怒了。
她找借口给父母租了个房子,连夜找来了搬家公司,把东西全都拉出去丢了,然后把家里全砸了,重新装修。
光是打包的纸箱,就足足用了158个,用了两趟大卡车才拉走。
还装了100多袋垃圾,这可不是我们家那种小垃圾袋,而是足足能装50斤、有半人那么高的巨型垃圾袋。
博主形容,“这简直是一场浩劫”。
她在这场浩劫中整整瘦了10斤,她老公也搞得大病了一场。
而她的父母发现后,大骂女儿是“败家玩意儿”,气到直接住院。
不过重新装修后的效果,简直就像换了个房子,也终于像个家了。
墙面全部重新粉刷,地板也全部重铺,格局、家具也换了新的。
空间宽敞了许多,光线也好多了,看上去再也没有之前的压抑感。
厨房也是焕然一新,干净又卫生。
然而,你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
那你就太天真了。
父母住进去还不到一年,房子又变回了原样,什么都不舍得扔,东西堆到下不了脚……
最后博主只能一声叹息:真的很想哭啊。
光是看这些文字自述,双木君都觉得有一种疲惫不堪的无力感。
碰上这样的父母,真的太无奈了。
有网友一针见血:
他们啊,这就是没苦硬吃。
02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硬要把好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的人,并不少见。
知乎上有个7000万浏览的热帖:
你见过最无用的节俭行为是什么?
点开一看,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有答主说,自己爷爷买了假牙,但是舍不得用,一到吃饭前便摘下来。
好吧,假牙买来不就是为了吃东西方便吗,如果不用那干嘛还要买呢?
也有网友在评论区这样问,结果答主的回答更是笑死人:
“可能想传给我爹。”
老一辈人都喜欢把东西用到极致,大到家里的电器,没有坏到冒烟绝对不换不修,凑合着继续用。
但我实在是没想到,竟然连口罩都可以洗一洗再继续用。
还有个答主的回答更搞笑——
她的姥姥犯心脏病住院,结果竟然是因为没按时吃药。
医生问老太太,为什么不按时吃药啊。
老太太回答:药贵,不吃药省钱。
医生无语:省钱干嘛呀,得按时吃药。
老太太回答:省钱为了买药,药贵。
好吧,这是陷入死循环了……
如果说以上这些还只是自作自受,那下面这些就不只是坑自己,更坑了家人。
有网友分享了自家妈妈的奇葩操作——
因为舍不得扔掉三个发霉的红薯,结果一家四口吃完后上吐下泻,无一幸免。
有人“节俭”到竟然连抽油烟机里的油都不放过,要弄下来吃。
结果不仅自己得了癌症,连家人也得了癌症。
去年夏天有个新闻,一个怀孕20周的准妈妈直接被送进ICU。
呼吸困难,小便失禁。
而这位准妈妈生病的原因,说出来太让人无语了——
中暑。
当天气温高达38度,但婆婆却不让开空调,理由是为了省电。
幸好抢救得及时,要不然就是一尸两命。
除了没苦硬吃之外,这些故事里的长辈还都有一个共同点:
十分固执。
不管你用科学解释这样的做法不好,还是算利弊这样损失会更大,他们都听不进去。
他们只固执地认定自己的观念,坚持自己的做法,从不改变。
作为晚辈,你想辩驳,却又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03
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为什么非要为了省钱而降低生活质量呢?
有网友认为,多是老一辈自己以前穷怕了,苦惯了。
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究其原因——
是他们无法和过去那个受苦的自己真正和解。
我有一个大伯,年轻时候吃过很多苦。
我们很多人喜欢吃的烤红薯,他从来不碰,因为小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吃太多太多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大伯也早几年就退休了,本该是到了享福的年纪。
但是呢,我大伯就是停不下来。
他不仅重新找了个班上,还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开荒,到现在十几亩荒山全被他开垦好种上树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停下来就浑身难受。
不仅是身体难受打不开,心里更是痒得慌。
这其实是很多老一辈人的印记。
那些过去对他们的业力,他们也想放下的,也想享福。
但吃不饱饭、担惊受怕的日子曾光临过他们的人生,融入记忆甚至融入骨血。
他们走不出,真的很难和曾经的自己和解。
他们或许在物质上并不缺乏什么,但却在精神层面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对他们来说,住豪华酒店、去网红餐厅,不是享受,而是“割肉”。
反而是“吃苦”这种行为,能缓解童年创伤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
像我大伯这样,自己“吃苦”来治愈自己,倒还好。
但怕就怕,有些人的“没苦硬吃”,其实是对家人的一种无形的伤害。
尤其是他们还喜欢歌颂苦难,觉得舒服有罪,一定要拉着年轻人一起吃苦时。
但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的:
“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
有些人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意义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
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的。”
04
莫言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跟一位同学聊天,当时这位同学的太太刚去世没多久。
同学在整理太太遗物时,发现了一条精致崭新的丝巾。
那是他们夫妻二人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
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
没想到直到去世都不曾用过,连丝巾上高昂的价格标签都还在。
说起这件事,同学很是难过,无比伤感地感慨道:
“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或事,其实都是有沉没成本的。
你付出的时间,你花费的精力,你长久的期望,都在其中。
而如果你过分执着于精打细算,就将付出远超这个成本的代价。
吃烂梨的故事大家也都听过——
一筐梨,如果每次都是从烂掉的开始吃,那吃到最后就是吃了一筐烂梨。
所以说,不要在“舍不得”中让好东西丧失了原本的价值,更亏待了自己。
很喜欢《围城》里的一句话:
“现在,就宛如作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
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花色和款式。都不时髦了,只能自怅自悔。”
卖冰宜季节,烹饪就新鲜。
最后,如果你正是这样没苦硬吃的人,告诉自己: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人生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安心享受了。
而如果你家里有喜欢“吃烂梨”的家人,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看——
好好和他说一说,多换位思考,帮他与过去受过苦的自己和解。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