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你是否有勇气摔碎裹胁自己的社会时钟,放弃追随所谓的人生进度,重新审视过去,去追寻真正的自己。

来自台南的陈嘉玲,在经历一系列生活变故后,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男友,重新去找回曾经的自己。

在第55届金钟奖上,《俗女养成记》一举夺得三项大奖,“俗女”这个词开始进入大陆视野。

很多人在刚开始看到这个剧名的时候,也许会被名字误解,认为这是一部老套的乡土剧。

恰恰相反,这部剧集里的女性都用自己的人生注解“俗女”的不俗,用对生命的探索与自己和解。

陈嘉玲,一个将近40岁在台北大都市工作奋斗的台南女生,在一家公司做着秘书的工作。秘书工作看似光鲜亮丽,背地里实则当着老板的保姆,不仅负责处理着老板的事无巨细,还得帮老板掩盖包养小三的罪行。

生活中,嘉玲有着长达四年的恋爱关系。在前男友的婚礼上,目睹曾经寒酸的前男友如今西装笔挺一表人才,与年轻貌美的妻子幸福地站在华丽的婚礼舞台上,享受着众人的祝福和羡慕眼光,自己却还一直等不到男友的求婚。耳边充斥着同学们对于家庭、丈夫、婆婆的讨论,自己也都完全插不进去话。

落寞的嘉玲仿佛一个局外人在婚宴上独自喝着酒,回到家后借着酒劲,冲动地向男友求了婚。

当我们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走进家庭的生活环境,聊天话题渐渐转变成为结婚、孩子、教育,而单身的我们却慢慢成为群体里的异类。这对于从小被教育好好读书、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隐形压力,女主角在这种压力下失去理性,盲目选择了追赶所谓的“人生进度”,但是这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为了跟上大部分人的脚步而被迫随波逐流?

虽然嘉玲向男友求婚并拥有了婚房,然而生活仿佛从来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顺利。以为半只脚已经踏入婚姻殿堂的嘉玲在搬入新房后,却又被婆婆的强势逼得喘不过气,甚至连自己的婚纱样式都不能做主,因此与男友的关系也陡然陷入危机。

这时,工作上嘉玲突然被安排负责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厂商Mike。

Mike有着偶像剧男主般的俊朗外表,而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嘉玲产生了久违的心动。

一次嘉玲在酒吧与Mike喝酒时,Mike的突然靠近让嘉玲顿时手足无措,甚至脑中开始浮想自己与Mike接吻的浪漫画面。

回到家中,看到男友困倦地躺在床上,嘉玲主动寻求男友的安抚,男友甚至都不愿搭理她,不知从何时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如此将就。

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危机下,嘉玲回想起过往种种,不禁产生沉思。曾经踌躇满志决心不顾家人反对背井离乡独自闯荡台北的自己,在这十几年里究竟获得了什么?

她感觉到迷惘和失落,她开始审视自己,真的有在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吗?

每日日复一日的秘书工作仿佛老板的佣人,干着毫无成就感的工作,照顾着老板的大小事宜,还得违背道德帮老板掩盖偷情的丑事。已经在一起几年的男友如今也没有了当时的热烈,下班后就躺在床上睡觉,完全没有情侣之间的情趣,如同室友般乏味地相处着。

这些分明不是她来台北所追求的生活,她开始疑惑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希望能从过往的回忆里找到自己的初心。自己现在所追求的究竟是自己的心之所向,还是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苦果。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得知嘉玲感情出现状况的男友突然冲进办公室,想要找那位让嘉玲感情产生动摇的外国厂商争论,却误把嘉玲老板认成Mike,对嘉玲老板拳脚相向。

这时,嘉玲老板的妻子也恰巧来到办公室,见到这个场面,老板的妻子以为嘉玲就是老板包养的小三,狠狠地扇了嘉玲一耳光。

在这场男友与上司的乌龙闹剧过后,嘉玲终于忍受不了这荒唐的一切,转身离开办公室,辞去了台北的工作,也与男友分了手。

在即将到来的40岁,嘉玲变成了一个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男朋友的“loser”,她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她自暴自弃地在家里吃着零食,将杂物随手扔在地板上,俨然一副“失败者”的模样。

嘉玲其实也想过回家,但想想自己曾经信誓旦旦来到台北闯荡,如今却一无所获,害怕家里人会对此感到失望,但最后还是被来台北的弟弟带回了台南。

回到故乡,家人们的温暖让嘉玲发现曾经如此想要远离的故乡竟然这么可爱,在这个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开始了一趟找回自己的旅程。

剧情在成年嘉玲和幼年嘉玲之间来回切换。

在嘉玲小的时候一直被家人以成为淑女的目标进行教育。隔壁的阿娟姐姐早恋被发现后,家人立马借机教育嘉玲女孩要洁身自好;入选拔河校队的嘉玲被强势的妈妈逼迫去学习淑女的标配技能钢琴,却没曾想老师的严苛与父母望女成凤的期待让钢琴成为了小嘉玲一辈子的噩梦;母亲希望嘉玲留在台南念师范学院,嘉玲不顾家人的反对,背着母亲偷偷将大学志愿改到遥远的台北。

小时候的每一步,嘉玲都与家人淑女的意愿背道而驰,却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选择。但是长大之后,面对工作、感情、生活,嘉玲反倒没有勇气打破 “社会淑女式”的人生,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在回家的这段时间,嘉玲与儿时的自己相遇,也找到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最后,嘉玲依然还是处于失业状态,没结婚也没有存款,但是她却不再对未来感到焦虑和害怕,她对着小时候站在门外害怕的自己说,其实这里面一点也不可怕,进来看看吧,也是在告诉现在的自己,未来虽然还是迷茫一片,也要鼓起勇气去迎接。那些从小塑造我们的羁绊一直陪伴我们生活,即使我们远离故乡。在经历过一路的磕磕碰碰和迷茫无助后,她找回了自己,与俗女的自己进行了和解。

俗女的故事并不仅仅局限在陈嘉玲身上,还有她的阿嬷和母亲。

她的阿嬷,虽然囿于出生年代的保守思想,经常对年长未婚的二女儿劝婚。但是阿嬷曾经在舞台上的歌声,仍能窥见阿嬷身上散发出那个年代很少看见的反抗和对自我的追寻。

更让人动容的是,在阿嬷即将离世的时候,偷偷告诉嘉玲,让嘉玲在她去世后把她的骨灰抛向大海,她做了一辈子的别人的母亲、别人的妻子,在死后她想真真正正地做自己。

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扮演太多的角色,慢慢地在适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丢失自己,忘了自己真正的需求。阿嬷的临终遗愿也让嘉玲感到惊讶,在操持了家务一辈子的阿嬷的背后,也藏着被忽略数十年的自我。

而嘉玲的母亲,充满着那个时代的复杂性,虽然在传统的大环境中长大,却仍用温柔宽厚的母爱包容理解着并不太符合传统观念的儿女,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即使不支持女儿去台北闯荡,却仍然为女儿录制贴心的临别视频,在工作时也还是雷打不动地叮嘱远在他乡的女儿好好照顾自己。

得知儿子的性取向之后,在保守环境中成长的母亲并没有冲动地打骂儿子,而是主动寻求妇女新知的帮助去了解儿子的心路历程,并经过了长久的思想斗争后,体谅儿子的孤独与辛苦,决定和儿子站在一起。

母亲虽然成长于传统社会,辛苦地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却也愿意为了儿女去摆脱社会强加在每个人思想上的枷锁。

在这部剧里,没有义愤填膺的报复原生家庭情节,也没有泛着粉红泡泡的霸总童话,有的只是家庭的温情和对自我的找寻。嘉玲家里三代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女性,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充满关爱、体谅、耐心的家庭里,每个人都能有勇气追求自己。

剧集最后在嘉玲的独白中结束,嘉玲温暖诚恳地说道,人生很长,长到不需要着急;人生很短,短到没有时间去怀疑自己、讨厌自己。

如今网络和生活中对于女性的年龄、身材、生育苛刻的要求让人难以喘息,但是这些东西不一定是每个人所必须拥有或经历的。真正了解自己人生的方向,并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才是不被这些社会标准绑架的最好方式。

不可否认,电视剧会极大程度美化了生活的本来面貌,像陈嘉玲一样温暖的家庭环境在真实生活面前显得完美地不真实。

不过,不管你身处的环境如何,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也请永远喜欢自己,这是嘉玲想要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