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引入内地城管的管理办法,将屹立了半个多世纪的霓虹灯招牌统统拆掉?

不少人转发这个消息,看到之后,我先是吃惊,再是存疑,于是立刻查证。

满街的霓虹灯,已是香港夜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被摩天楼包围的香港,霓虹灯是不夜城里的温暖。香港的繁华性感,和它入夜后的霓虹普照,不能说没有关系。

人们对香港街头的印象,大多从港片开始。尤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红火时,很多电影场景里都会出现霓虹灯,让人印象深刻。在《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中,霓虹招牌就像历史布景,奠定着故事发生的基调。久而久之,霓虹灯已经成为对香港的集体记忆之一。如果香港真的全部拆除了霓虹灯,这份集体记忆无疑会大为褪色。

不过,感情归感情,事实归事实。

香港霓虹灯招牌真的都拆了吗?

霓虹灯的发明已有百余年历史,进入中国也已近百年。一百年来,光阴流转,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LED灯和智能控制器的出现,霓虹招牌使用寿命和纯手工制作等缺陷不断被暴露出来。另一方面,霓虹灯的高耗能和不安全因素也让它日益显得落后。

星尘再美丽,也有陨落的时候。

上世纪九十年代,LED灯出现之后,霓虹灯的衰落就已经不可避免。和LED灯相比,霓虹灯真的是满身缺点——价格昂贵、不易安装、不安全。霓虹灯烧制工艺复杂,香港又常有台风。

过去霓虹业兴旺时期,香港曾有超过300间霓虹招牌制造公司,从业人员约有3000名。近两年全港仅剩下不足40间,跌幅高达90%。这些仅存的公司,主要业务大多是旧有招牌的保养及定期的安全检查。据“霓虹交汇”组织2022年的估计,全港大约还剩500块霓虹招牌。现在LED灯那么便宜,又易保养,谁会费时费力再去做霓虹灯呢?

香港常刮台风,加上那些霓虹招牌日益年深日久,加之随着很多店家关门,霓虹灯招牌却并没有拆除,所以危险也是一天更甚一天

大约从2006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就开始大量收到不少户外招牌的意外事故报告。2008年,湾仔道一家泰国菜馆巨型招牌塌落当场压死一名女子。此次事件震惊全港,港府也受到很多指责。香港街道狭窄,头上又是一堆不知放了多久的招牌,支架生锈也没人管,任谁走在下面,都是提心吊胆。此后,港府开始落力整顿。仅2009年,就清拆了6400多个招牌。这十多年来,每年香港都会拆掉不少不合规的老旧招牌。

注意,是“不合规”。那些合格的,且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的招牌,依然可以保留。香港屋宇署网站上,关于招牌管理,写得比较清晰。

综上所述,香港并没有任何引入内地城市管理办法。相关博主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虽然香港拆除部分霓虹灯招牌是基于安全以及规划等原因,但是大量民众对这条新闻产生很多情绪,依然值得探讨。我浏览了一下港媒,他们对此事件并没有多大关注度,远不及内地人关心。

香港这些年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比较复杂,但香港在某些事务的管理手法上确实令很多内地民众非常熟悉。东方明珠的黯淡,本已令很多人扼腕。如今,又有人将“城管”这一集大成的概念,移花接木到香港,难免让人再度惊悚。很多人在朋友圈或微博转发消息,未免没有感伤和唏嘘。大多数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其实并不乐见香港的内地化。这种感觉,就像讨厌千城一面一样。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只可意会的隐秘情绪。

情绪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怀旧。

去年香港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叫《灯火阑珊》,故事讲的就是香港霓虹灯退场以及工匠坚持的故事。张艾嘉凭借这个片子,拿了2022年度的金马影后。

不管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港人,还是来旅游的内地人,都对香港充满霓虹灯的街景感情深厚。这份感情,亦是香港珍贵的无形资产。如果无视这种感情,那么香港大谈的旅游之都、盛事之都,都无从谈起。

香港成立了非物质文化委员会,又花大量金钱保育中环大馆等,但又对真正属于港人的霓虹灯管无动于衷,不做任何研究和保护,这也是很奇怪的。

作为旅游景观、城市标志、设计美学、风物民俗、历史记忆的一部分,霓虹招牌本身与制作它们的手艺,都需要保育传承。这应是港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如何处理诸如霓虹招牌这种具有香港特征的历史标志,最好的办法是不是一定是拆除?希望聪明的香港人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写香港不多,至今不过三四篇,但每次写,都会触及心底极柔软的部分。在青春年代,是港片港乐,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香港的文化,对我影响至深。后来在广州工作,去香港次数就多了起来。

从心底,我希望香港好。但是香港的现状偏偏是这样,这给我带来了无以言说的痛苦。

上次写珍宝海鲜舫的离开和沉没,就觉得那就是一个隐喻。这次,香港霓虹灯话题又起,虽然不像传言中所说,但是毕竟香港的光芒又黯淡许多。我相信,以后的香港依旧会热闹且璀璨,拆掉的招牌会被其他装饰代替,也许会更先进更美观。但是,曾经的那个香港,永远只能留在我的记忆中。

与那些暖暖的光,只能挥手再见了。